在第14屆農交會上,四川成都新津臺創園緊跟互聯網發展時代潮流,其展示區專門提供二維碼供參觀者消費者掃碼關注。(中國臺灣網 劉暢 攝)
線上線下比翼雙飛 推動兩岸農業融合發展
“很多消費者都會詢問網上是否能夠買到臺創園產品”參加第14屆農交會的臺創園負責人告訴中國臺灣網記者他們參展的最大感受說,這讓他們感覺開拓線上銷售渠道更為迫切和必要。
孫紅表示,在“互聯網+”大時代背景下,依托電商平臺將臺灣優質農產品推薦給消費者,提煉產品賣點,形成穩定供應鏈,將成為促進各地臺創園發展的有利措施。
他說,農業部臺辦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牽頭促成了本來生活網和29家臺創園合作,希望他們扮演臺灣農會的角色,幫助臺農臺商解決農產品 “銷售難”問題,這將讓頗具“工匠”精神的臺農臺商更加獲得認同感、成就感。
除此之外,農業部臺辦還舉辦臺創園農產品電子商務研習班,對臺農臺商進行專題培訓和產地輔導,係統講解農產品電子商務方面營銷技巧、成功案例,實地組織考察農產品電子商務倉儲物流體係和O2O店線上線下銜接的購物流程,使其產品標準化、商品化程度更高,更能適應大陸消費者的消費習慣,著力培養臺創園的園區品牌、企業品牌和產品品牌。農業部臺辦表示,下一步將積極創新服務模式,培育新興業態,不斷推動臺農臺商在大陸生產的農產品和臺灣原產地的農產品上線,集合兩岸農業優勢,推動兩岸農業融合發展,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完)
[責任編輯:郜利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