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十三五”規劃全文發布,其中,針對電信行業,提出了要放開競爭性環節價格,拓展網絡經濟空間,完善電信普遍服務機制,開展網絡提速降費行動,超前布局下一代互聯網。
11月5日,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工信部總工程師、新聞發言人張峰表示,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到對電信業要進一步深化改革;企業的發展和整合是根據市場需求來確定;從目前的發展情況來看,深化改革整個的進程以及改革的方向,現在也正在考慮。該會上,工信部部長苗圩還補充說:“我們還在力圖推進這三大運營商建立一個相對均衡的競爭格局,現在的競爭格局是不均衡的。所以,隨著這些工作的不斷推動,我相信,隨著競爭的加劇,大家的網速會越來越快、服務會越來越好、價格也會越來越低。”
實際上,自2013年開始,電信業已開始陸續推出改革舉措,如成立鐵塔公司深化電信基礎設施共建共享,批準民營企業進入移動通信虛擬運營試點和固網寬帶服務試點,引入社會民間資本參與電信業體制改革等,同時,寬帶中國、提速降費等多項惠民舉措也都在推進之中。
然而,從目前運營商的發展和通訊行業的整體形勢來看,這些舉措雖然收到了一定的成效,但卻並沒有達到預期的高度。隨著“十三五”的推動,三大運營商改革料將加速深入。
合並或結構性重組
從2014年末至今,關于三大電信運營商將合並的傳聞就不時傳出,運營商合並被認為是下一波國企改革浪潮的重頭戲,今年8月24日,電信行業發布重大人事調動。自2004年以後,時隔11年,三大運營商又一次出現“集體換帥”。對于此次“挪位”,業內人士普遍認為,除了有進一步防止貪腐的考慮外,還可能是電信整合的前奏。
對此,在日前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張峰回應稱,企業的發展和整合是根據市場需求來確定的。從目前的發展情況來看,十八屆五中全會也提到對電信業要進一步深化改革。下一步,工信部會根據統一部署,對深化改革的問題再進行考慮,但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對電信企業合並整合做過任何工作。
一位在電信行業從業20年的運營商人士向時代周報記者透露,據其從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和工信部方面獲得的信息,從目前換帥結果看,聯通電信合並的可能性小,但產業、結構性重組是必然的。
“國家正在研究成立基礎網絡傳輸公司,以鐵塔公司為主體重組,將電信、聯通、移動的核心網絡資源收歸國家統一運營,三家運營商、虛擬運營商、互聯網公司等單位從該公司租用網絡。基礎網絡傳輸公司按國家規定的利潤率獲得利潤。”上述人士向記者表示。
該人士認為,原來三家運營商都掌握了國家的主幹資源,民營資本根本進不來,在壟斷形勢下,服務備受詬病,國內的網速也一直落後于國際水平。重組之後,將有效打破壟斷,市場主體平等,拼的將是服務與營銷。
“當然了,重組的最終版本仍未確定,另一種重組可能,則是三家進一步重組為兩家,就是將電信和聯通合並,將聯通的固網資源劃給移動,聯通的FDD與電信的FDD合並。”上述運營商人士向時代周報記者進一步解釋道,國有資產情況下,三家運營商的競爭造成了行業巨大的內耗和浪費。比如,每年一到開學季,三大運營商為了在高校爭搶學生資源,衝突打架、行賄高校的戲碼層出不窮。在壟斷的情況下,主體越少越好,三家同時存在會出現信息不對稱,兩家則可以形成均衡。
電信業資深分析師付亮認為,根據最新國資改革建議,鐵塔資產注入將于近期完成。推動有效競爭仍是改革的大方向,鼓勵民營進入將加速,限制中國移動新政或出,中國電信新業務子公司或上市,中國聯通(600050,股吧)或有資本運作動作發布。
提速降費 少些花招多些誠意
拋開未來的運營商整合問題,工信部眼前的壓力更多的在于降費提速。
“十三五”規劃建議當中,明確提出了要開展網絡提速降費。事實上,“降費提速”這項工作從今年5月份已開始,由國務院常務會研究決定開展,同時又下發了國辦41號文件。
據工信部部長苗圩介紹,在移動通信方面,工信部已發放了42家移動通信轉售試點批文,允許42家民營企業進入到移動通信領域。在固定網絡的建設方面,從今年年初開始也在16個城市向民營企業發放了寬帶接入市場向民間資本開放試點批文62家(次)。
[責任編輯: 李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