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加入收藏
意見反饋
首  頁特別推薦政策法規合作平臺農業資訊農產信息統計數據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專題視頻

山東農民:“掌中種糧”,不再“夏忙”

2016年06月03日 14:37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字號:       轉發 打印

  從土中種糧到掌中種糧,越來越多農民嘗到“互聯網+”甜頭

  在嘉祥縣梁山村,一個名為“e田科技”的展臺被農民圍得水泄不通。“就像滴滴打車一樣,農民和農機手可以通過e田互聯網平臺進行供需對接,既便捷又便宜。平臺自4月5日上線以來,已為145萬畝小麥收割找到作業農機。”天津易田網絡科技有限公司運營總監崔功振說

  記者在手機上打開“e田互聯網平臺”看到,嘉祥縣大張樓鎮農民曹金平預約了6月10日至12日對自家小麥進行機收和秸稈粉碎還田。

  在山東不少農村,一款名為“雲農場”的手機APP受到了農民極大歡迎。“用上了‘雲農場’,從種到收不管遇到什麼難題都不愁了。”嘉祥縣種糧大戶韓桂喜說。

  記者了解到,“雲農場”是北京天辰雲農場有限公司推出的農業互聯網高科技綜合服務平臺。“農民想買肥料可找‘雲農場’中的‘農資匯’、想運輸貨物可找‘鄉間貨的’、想要農技服務可找‘農技通’、想貸款可找‘雲農寶’”,這家公司O2O項目負責人告訴記者,從產前到產後的每個生產環節,農民都可以從“雲農場”中的各個功能中得到幫助。

  不僅是韓桂喜,近年來山東越來越多農民嘗到了“互聯網+”甜頭。濟陽縣跺石鎮田村村民李月明告訴記者,今年自家的12畝小麥全部用上了“高產方案”,目前小麥顆粒飽滿、長勢良好,產量肯定比往年高不少。

  李月明口中的“高產方案”,是山東豐信農業服務連鎖有限公司聘請的國內農業技術專家,根據不同作物生長機理,經過大面積大田實際效果驗證後,制定出的科學、簡單、易操作的,從種到收全程種植解決方案。

  豐信農業總經理董金鋒說:“我們提供打藥、澆水、施肥等一係列社會化服務,每個流程都有人打電話提醒農民。”

  山東省農業廳有關負責人說,近年來,借力“互聯網+”、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山東農民已經搭上了以互聯網和信息技術為基礎的農業快車道,逐漸實現“一雲在手,種地不愁”,農民種地日漸告別“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那種辛勞與不易。

  (參與採寫:張志龍、葉婧、王陽)

[責任編輯:王亞靜]

資料中心

花開兩岸-別樣野趣

  你吃過這麼鮮嫩多汁的菠蘿嗎?你知道怎麼…

主辦單位: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      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