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加入收藏
意見反饋
首  頁特別推薦政策法規合作平臺農業資訊農產信息統計數據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專題視頻

把家鄉水果“搬”上網

2016年06月15日 16:04 來源:中國農業新聞網-農民日報 字號:       轉發 打印

  郝小行 本報記者馮雷

  “紅富士蘋果2.48元、河北鴨梨2.08元、澳洲紅提15.8元……石家莊市區滿19.9元免費配送,全國24小時內快遞配送。”用手機搜索“聯農果園”微信公眾號,琳瑯滿目的水果“擺”滿了網上商城。

  網店的主人名叫孟憲堆,河北省深州市穆村鄉西馬莊村人,他當過兵、打過工,後來在北京做混凝土生產技術管理工作,年薪曾一度達到十幾萬元。

  在家鄉人眼里,如今這個“80後”的年輕人有點“不務正業”:放著年薪十幾萬的工作不幹,回到家鄉承包果園、賣水果。

  可孟憲堆有自己的想法,他希望通過發展有機生態農業,抓住“互聯網+農業”的新機遇,讓家鄉人過上好日子。

  作為水果種植大市,深州市果品種植面積達40萬畝,深州蜜桃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歷史,被譽為“桃中之王”,而孟憲堆的老家西馬莊村正是深州蜜桃的原產地。自小伴著深州蜜桃長大的孟憲堆,對于果品種植有著別樣的熱情。

  近幾年,由于當地果品種植模式落後、銷售渠道單一,造成水果價格低、賣果難,而孟憲堆在看到國家提出“互聯網+農業”的新型農業發展模式後,發現農村有很多掘金的機會,決定返鄉創業。

  說幹就幹,2014年6月,孟憲堆不顧家人反對,辭去在北京的工作,回到家鄉成立了衡水新紀元生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先期投入6萬元建立起網絡平臺“聯農果園”,為實現果品“24小時從枝頭到舌尖”的一條龍運作奠定了基礎。

  網上賣水果,品質和品牌是關鍵,孟憲堆在西馬莊村內承包了10畝果園,並聘請果樹專家為果園制定了果品種植標準,統一化肥、農藥施用量,多使用有機肥料及生物制劑,大力發展綠色有機水果種植。

  “在水果種植管理上,我們會逐步建立工廠式的種植管理模式,將土地面積、果樹品種、樹齡、產量等進行統計編號,存入網絡數據平臺。”對于未來,孟憲堆有著自己的規劃,“我們將致力于打造O2F平臺,簡單地說就是從果園到家庭的一站式水果銷售配送服務平臺,通過這個平臺,消費者不僅可以買水果,還可以參與到果園的互動中來,體驗種植的樂趣。”孟憲堆還考慮建立大的網絡平臺,消費者不僅可以買農產品,還可以在網絡平臺上模擬種植農產品,充分體驗耕耘的樂趣。

  去年,孟憲堆又在石家莊市區建立了果品直銷店,並將自己的“聯農果園”網上商城進行了全新升級,隨著網絡訂單不斷增加,孟憲堆將自己的水果賣到了全國各地,而過硬的品質也使他的網店知名度越來越高。孟憲堆說,雖然自己的事業剛剛起步,但有了黨和政府的好政策,有了廣大消費者的支持,相信自己的“聯農果園”一定會越辦越好。

[責任編輯:王亞靜]

資料中心

花開兩岸-別樣野趣

  你吃過這麼鮮嫩多汁的菠蘿嗎?你知道怎麼…

主辦單位: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      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