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澤縣駕車鄉結合全鄉土地寬廣、種養皆宜的實際,充分發揮豐富的自然資源稟賦,大力發展特色產業,做強做大畜牧、馬鈴薯兩個主導產業,做優做特百合、膧牛養殖等特色產業,廣大貧困戶“駛”上多條致富路。
去年,駕車鄉鋼廠村引進種植大戶段意學,帶動試種40畝百合花喜獲成功。今年採取“大戶+散戶”的發展模式,帶動6個貧困戶共同種植,組建了風險共擔、利益均享的合作機制。段意學說:“今年共投資68萬元,聯合種植百合達80余畝,產值可達300萬元左右,每畝純收入7500元左右。從明年開始可自留百合種球,效益倍增。”
在駕車鄉光頭村平整寬廣的土地上,幾百個大棚吸收著太陽的光和熱。大棚里,嬌艷欲滴的百合花含苞待放。今年,光頭村引進外地企業擴大種植規模,採取“企業+貧困戶”的發展模式,種植百合花400多畝,通過合作種植和勞動力就地轉移,帶動周邊貧困戶27戶貧困戶就地務工,人均收入達3500元。在大戶帶動下,周邊有部分貧困群眾計劃種植百合花致富。
同時,該村按照“片區聯大戶、大戶聯貧困戶”的發展模式,以大明養殖公司和神雲養殖場等大戶為軸,輻射帶動周邊養殖戶,通過向養殖戶提供仔豬、飼料、技術,實行保護價回收商品仔豬和肥豬等措施,輻射帶動光頭村120余農戶的發展,飼養規模達10頭以上的銷戶達37戶,50頭以上的大戶達3戶。通過“送母還仔”、“送仔育肥”等方式,帶動47戶貧困戶養殖生豬153頭,除自留食用外,每戶貧困戶賣豬戶均收入700元左右。
駕車鄉是會澤縣馬鈴薯的主產地之一,這里出產的馬鈴薯品質良好,很受客商青睞。近年來,駕車鄉又出新“招”,駕車馬鈴薯成為子弟土豆片廠的原料供應地和縣內外商品薯和種薯基地。
鋼廠村與雲南省農科院合作,引進省內最暢銷的鮮食加工兩用型品種雲薯304號,進行綠色生態種植,發展商品薯530畝,原原種560畝,商品薯產出後直接供給子弟土豆片廠進行生產加工。光頭村則狠抓良種良法配套技術推廣及種薯國內外市場營銷,創建馬鈴薯種薯高產示范片區,其中貧困戶236戶,種植馬鈴薯1600畝,戶均種薯銷售增收3600元。
此外,鋼廠村種植大戶高天林引進膧牛進行養殖,獲得成功,很有特色,輻射帶動周邊農戶共同致富。通訊員 劉光信 本報記者 張雯
[責任編輯:劉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