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片的馬鈴薯種植基地
本報記者 沈迅 蔡侯友 文/圖
7月10日,為期3天的馬鈴薯種薯國際論壇在昭通市昭陽區舉行,來自國際馬鈴薯中心、國際馬鈴薯亞太中心、國際馬鈴薯種薯協會和農業部、中國農業科學院、雲南省農業廳,雲、貴、川3省,以及加拿大、巴基斯坦、美國等10多個國家的專家學者、馬鈴薯種植戶、企業代表近500人齊聚一堂,共商馬鈴薯主糧化背景下,馬鈴薯及種薯產業發展大計。
昭通馬鈴薯種植歷史悠久,全市馬鈴薯種植面積常年保持300萬畝以上,鮮薯產量達320萬噸,佔雲南省的三分之一。然而,長期以來,昭通馬鈴薯產業發展一直未能擺脫“大資源小產業”困境。
小土豆如何做成大產業?“十三五”期間,隨著馬鈴薯主糧化戰略的深入實施,昭通市將依托自身優勢、搶抓機遇、主動發力,全面構建昭通馬鈴薯脫毒種薯生產擴繁體係,經營品牌化的產業發展格局,努力把昭通建設成為省內重要馬鈴薯加工原料基地,面向國內及東南亞的脫毒種薯基地和高端商品薯基地,力爭到2020年實現馬鈴薯產業綜合產值突破100億元。
發揮優勢 建設世界級馬鈴薯種薯基地
“從全世界范圍來看,除南美洲的秘魯外,再也找不到這種高海拔的種植區。”在昭通召開的馬鈴薯種薯國際論壇上,國際馬鈴薯中心原副主席彼得·范德·扎格博士在《昭通馬鈴薯種薯成為世界種薯的機遇與挑戰》主題演講中的論述得到與會中外專家學者的高度一致的認可。
昭通地處烏蒙山腹心地帶和雲、貴、川、渝4省市結合部,全市平均海拔1685米,全年平均氣溫12.6℃、無霜期5-7個月、年平均降雨量760毫米,年平均日照1900小時,晝夜溫差大,非常適宜馬鈴薯種植。同時,昭通還是雲南的馬鈴薯主產區,種植歷史悠久,所產馬鈴薯個大,表皮光滑,淀粉含量高,常年種植面積達300萬畝,佔全省三分之一,位列全省第二。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昭通立體氣候特徵明顯,一年四季均可生產馬鈴薯,可實現周年生產周年上市。尤其是種薯生產周期顯著縮短,從原原種到一級種薯,在昭通1年半可以完成,比其他種薯產區縮短1倍,原原種1年可以生產2季以上,比多數省市多1季。與北方種薯相比,昭通種薯幹物質含量高、種薯活力強,原原種一般比北方種薯重1-2克/粒,不僅能完全滿足栽培適宜性要求,而且在抗(耐)晚疫病能力、茬口銜接(休眠期)和價格上更具優勢。
“昭通地處中低緯高原地區,特殊的地形、地貌、氣候條件與馬鈴薯原產地南美安第斯山區十分相似,是公認的馬鈴薯種薯擴繁的最佳地區。”與會農業專家十分看好昭通馬鈴薯種薯的發展前景。
專家們在主題演講中指出,昭通中低緯度、高海拔、土壤肥沃、土質疏松的自然條件,有利于馬鈴薯生長和塊莖膨大,加之晝夜溫差大,有助于馬鈴薯淀粉積累,所產馬鈴薯是產品深加工的優質原料。同時,昭通立體氣候特徵明顯,一年四季均有鮮薯上市,有利于菜用薯、種薯、加工薯的生產銷售,特別是有助于降低加工企業的貯藏成本。此外,昭通具有高海拔及冷涼的氣候條件,所產馬鈴薯帶病毒率相對較低,非常適合馬鈴薯種薯擴繁,且種薯不易退化,是世界上不可多得的中低緯高海拔種薯擴繁的最佳地區。
隨著馬鈴薯主糧化戰略的深入實施,世界種薯需求量將越來越大,馬鈴薯種薯市場也將急劇擴張。世界各低海拔地區的農民想要獲得高品質的種薯,可以從歐洲、北美獲得,也可以從雲南的昭通獲得。專家們認為:“昭通馬鈴薯帶病毒率較低,種薯貯存及耐運輸時間較長,這也是昭通具備打造馬鈴薯種薯基地的最大優勢。”
從區位優勢和運輸半徑來看,昭通地處中國西南馬鈴薯產業的中心區域,隨著“五網”建設的深入推進,將為馬鈴薯出口提供便利的交通條件。昭通馬鈴薯種薯不僅能提供給國內南北產區種植,在供給東南亞、南亞國家種植中也有著世界其他地區無法超越的優勢,憑借種種不可替代的優勢條件,把昭通打造成為世界級優質種薯基地潛力巨大。
搶抓機遇 馬鈴薯產業迎來發展的春天
“馬鈴薯種薯國際論壇首次在昭通舉行,這是昭通推進高原特色農業發展的一次盛會,對提升昭通馬鈴薯產業的競爭力和影響力具有重要意義。”在11日上午舉行的論壇開幕式上,昭通市委書記范華平對馬鈴薯種薯國際論壇的舉行給予了高度評價。
作為雲南馬鈴薯的主要產區,2015年昭通市馬鈴薯面積為300.8萬畝,佔全省馬鈴薯種植面積的30.08%,實現鮮薯總產量321.22萬噸,實現農業產值36.1億元。通過多年發展,全市馬鈴薯產業布局逐步向優勢區域集中,已建立了鎮雄、昭陽、永善、巧家、威信、彝良、魯甸7個核心產區。同時,馬鈴薯凈種區域集中連片度高,如昭陽區的靖安、大山包、小龍洞,魯甸的水磨、新街等鄉鎮,單片連片面積都在3萬畝以上,有利于土地流轉、品種統一及機械化作業。
隨著馬鈴薯主糧化戰略的實施,馬鈴薯將由原料產品向產業化係列制成品轉變、由溫飽消費向營養健康消費轉變,在促進農業發展、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等方面發揮更重要的作用。2015年1月6日,由中國農業科學院、國家食物與營養咨詢委員會、中國種子協會聯合在京舉辦的“馬鈴薯主糧化發展戰略研討會”提出,在不擠佔三大主糧的前提下,將通過幾年時間力爭實現馬鈴薯的種植面積、單產水平、總產量和主糧化產品在馬鈴薯總消費量中的比重均有顯著提升,讓馬鈴薯逐漸成為繼水稻、小麥、玉米之後的我國第四大主糧作物。
“雲南是中國馬鈴薯的主產區之一,馬鈴薯播種面積僅次于玉米、水稻。特別是冬季馬鈴薯上市時間正值全國馬鈴薯鮮薯的空檔期,市場需求旺、質量優、價格高、效益好,馬鈴薯產業將在區域性精準扶貧和農民脫貧致富中發揮重要作用。”省農業廳副廳長王平華在發言中表示,下一步工作中,雲南將抓住國家推進馬鈴薯主糧化的戰略機遇,進一步轉變產業發展方式,提高馬鈴薯綜合生產能力,積極推進馬鈴薯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搭建交流平臺、推進國際國內合作、促進馬鈴薯領域的創新與可持續發展,在全國全省深入實施馬鈴薯主糧化的大背景下,昭通馬鈴薯產業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12日上午舉行的昭通市招商引資推介會上,昭通市本土企業雲南中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分別與突尼斯埃特斯盧開爾公司、伊拉克瑪斯羅科貿易和農業公司、埃及智慧尼樂貿易和投資公司三家企業簽訂馬鈴薯種薯合作意向協議。這標志著長在深山的小土豆將走向國際大市場,昭通馬鈴薯產業邁出國際化步伐。
據介紹,昭通市將以此論壇舉行為契機,緊緊依托國家實施馬鈴薯產業主糧化戰略,按照省委、省政府打造高原特色農業的要求,深入實施脫貧攻堅、交通先行、產業培育、新型城鎮化、教育興昭、生態文明“六大戰略”,進一步深化國際國內合作,深度挖掘馬鈴薯產業在種薯繁育、醫療等方面的發展空間,延長馬鈴薯產業鏈,提高馬鈴薯產業附加值,切實增強馬鈴薯產業發展水平,不斷凸顯馬鈴薯產業作為昭通農業優勢產業的地位和作用。
主動發力 打造馬鈴薯百億元產業
盛夏時節,走進昭陽區靖安鎮馬鈴薯萬畝種植基地,連綿起伏的上坡上,綠油油的薯藤連成一片,朵朵白色小花掩映其中若隱若現,微風拂過陣陣芳香沁人心脾。“靖安鎮馬鈴薯種植面積超過兩萬畝,這只是昭陽區馬鈴薯產業發展的一個縮影,2016年全區種植馬鈴薯50.2萬畝,預計總產量將達到60萬噸,將實現產值7.2億元。”昭陽區農業局局長楊連剛介紹。
昭陽區位于滇東北低緯高原地區,與馬鈴薯原產地氣候特徵相似,加之自然隔離條件較好,病害發生率低,是我國西南地區馬鈴薯種薯繁育的最佳區域。近年來,昭陽區依托雲南現代農業馬鈴薯產業體係建設和李燦輝專家基層科研工作站的設立,構建了較為完善的馬鈴薯脫毒種薯產業擴繁體係,形成了“公司+基地+農戶”的產業發展格局。2015年,全區生產脫毒原原種600萬粒,帶動原種、一二級脫毒種擴繁4萬畝,生產種薯5萬噸。
馬鈴薯產業是昭通市重點打造的高原特色產業之一。從金沙江畔的幹熱河谷到昭魯壩子的萬畝沃土,再到大山包鎮的高寒山區,到處都有村民們種植馬鈴薯的身影,且種面積。據統計,2015年,昭通市常年大春、晚秋、冬早三季馬鈴薯播種面積達300.8萬畝、比2010年270萬畝增加30.8萬畝、增幅達11.41%,總產鮮薯321.2萬噸、比2010年232.2萬噸增加89萬噸、增幅38.3%。
近年來,昭通市不斷加強以中低產田地改造為重點的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建立脫毒種薯生產和科技推廣服務體係,大力推廣脫毒良種、測土配方施肥、規范化種植、地膜覆蓋及機械化作業,馬鈴薯產業科技集成度不斷提高。同時,堅持抓良種繁育促提質增效,通過實施“一分地”工程、種薯企業集中擴繁、地方政府或農業部門集中擴繁等方式,全市建設脫毒種薯基地15萬畝。堅持以市場為導向,分別在江邊河谷區和交通便捷區,建成反季型及加工型商品薯基地120萬畝。
為進一步增強產業發展動力,昭通市還加強與國際馬鈴薯中心、雲南師范大學、雲南省農科院等科研院校合作,構建了雲南師范大學昭通馬鈴薯研發中心,由昭通市農科院自主研發的“馬鈴薯原原種滴管-霧化-基質復合生產技術”,在同行業處于領先水平,昭通馬鈴薯產業“產學研一體化”格局已初步形成。此外,通過培育引進昭陽區威寶公司、魯甸理世實業、雲南農墾集團天使薯業等5家農產品龍頭企業,全市馬鈴薯產業化水平明顯提高。2015年,全市馬鈴薯實現總加工量26萬噸,加工率7.3%,加工產值4.3億元。
“把昭通建設成為省內重要加工薯基地,面向國內及東南亞的脫毒種薯基地和高端商品薯基地,力爭到2020年實現馬鈴薯產業綜合產值突破100億元。”在7月10日舉行的馬鈴薯種薯國際論壇媒體記者見面會上,昭通市農業局局長王翼介紹。“十三五”期間,昭通將建成馬鈴薯基地300萬畝,實現年產量400萬噸,高端特色商品薯年銷量200萬噸,加工鮮薯40萬噸;建成脫毒種薯繁育基地40萬畝,實現種薯年銷量40萬噸,實現馬鈴薯綜合產值突破100億元。
[責任編輯:劉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