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加入收藏
意見反饋
首  頁特別推薦政策法規合作平臺農業資訊農產信息統計數據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專題視頻

壽光:"二次創業"提速蔬菜產業現代化

2016年04月13日 14:45 來源:中國農業新聞網-農民日報 字號:       轉發 打印

  嚴查“兩個市場”強化質量安全監管體係

  “農產品質量安全關乎壽光蔬菜的生命,這個問題沒有最嚴,只有更嚴。為此,壽光加強了監管和檢測‘兩個體係’,整頓了農業投入品和蔬菜交易‘兩個市場’。”王惠玲頗顯嚴肅地說。

  為了加強農業監管體係建設,壽光建立了由39人組成的市農業綜合執法大隊,15個鎮街全部建立了5-10人的農業執法中隊,形成了市鎮村“兩級執法、三級聯動、全面覆蓋、分級負責”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執法體係。強化了鎮街監管隊伍,推行了鎮村屬地管理;現在,正在探索“農業公安”執法機制,增強農業監管執法震懾力。同時,建立了在國內居領先水平的壽光市農產品檢測中心,形成了以市檢測中心為龍頭,鎮街檢測機構為骨幹,企業、合作社、市場檢測機構為補充的農產品質量檢測體係。

  “近年來,對農業投入品市場,壽光全面實行了準入制度。”張茂海介紹,壽光推行了農資實名制和農藥經營告知制度,把所有農資店納入統一管理平臺;嚴厲打擊違法經營行為,加大了對農藥、肥料等農業投入品的質量抽檢;嚴厲查處違禁農藥流動售賣和地下交易行為,一經發現,從重從嚴,頂格處罰;成立了農藥批發商協會,強化行業自律。目前受理告知農藥產品達5000多個,去年以來共抽檢農藥產品110個、肥料產品230個,立案查處農藥、肥料等案件120多起。

  張茂海說:“對蔬菜交易市場,實施了蔬菜市場入場檢驗制度。對出現問題的蔬菜,追根溯源,跟蹤執法,堅決進行銷毀;對1年內3次檢驗不合格的蔬菜供應商和生產者,納入黑名單管理。”實施了市鎮強制性例行檢測與生產經營單位普檢相結合、質量速測和定性檢測相結合,將送檢改為高頻率、大范圍、廣覆蓋的抽檢。市檢測中心每月抽檢蔬菜樣品200個以上,鎮街檢測室月檢樣品500個以上。

  “三項技術”探索面源污染治理體係

  “設施蔬菜面源污染比較嚴重,已經成為影響農村環境和大棚蔬菜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問題。為了解決這類問題,壽光推廣了蔬菜秸稈綜合利用、水肥一體化、地膜污染防治‘三項技術’。”壽光市農業局能源辦主任張雲明說。

  為了改善農村生態環境,針對蔬菜廢棄物難處理的情況,壽光推廣了蔬菜秸稈綜合利用技術。結合城鄉環衛一體化建設,通過政策扶持,建設了8個大棚垃圾處理項目,探索推廣了蔬菜秸稈固化、秸稈有機肥、秸稈沼氣等蔬菜秸稈綜合利用技術,目前蔬菜秸稈年處理量達25萬噸。

  從2007年開始,在設施蔬菜上推廣了微噴和滴灌兩種水肥一體化技術,建立了10處水肥一體化技術示范區,推廣達10萬畝以上,蔬菜生產節水節肥均達30%-60%,減輕了大水漫灌造成的土壤養分淋失現象。

  為了解決大棚蔬菜土壤白色污染問題,2014年以來借力省里實施的耕地質量提升計劃,壽光推廣了3萬多畝的氧化生物雙降解生態地膜技術。

[責任編輯:王亞靜]

資料中心

花開兩岸-別樣野趣

  你吃過這麼鮮嫩多汁的菠蘿嗎?你知道怎麼…

主辦單位: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      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