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加入收藏
意見反饋
首  頁特別推薦政策法規合作平臺農業資訊農產信息統計數據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專題視頻

蚌埠:邁向現代生態農業的鏗鏘步伐

2016年06月14日 16:27 來源:中國農業新聞網-農民日報 字號:       轉發 打印

  科技創新催生秸稈循環利用

  麥收時節又至,禁燒秸稈的宣傳車正穿梭在各麥區的鄉村。對此,蚌埠市農林委副主任李勇對記者說:“我們鼓勵科技創新,研究推廣了秸稈利用的不同模式,讓秸稈有去處,而不是一燒了之。”

  安徽萊姆佳生物科技公司坐落在懷遠縣經濟開發區。經過3年研發,他們開發出能完全腐解作物秸稈的有機物料腐熟劑,通過了省級科技成果鑒定,並獲得農業部有機物料腐熟劑登記證。去年,在懷遠縣建立了兩個小麥秸稈肥料化利用示范基地,共投入300多萬元,處理秸稈7000多噸。

  在光照充足的試驗大棚里,萊姆佳公司副總經理王德生告訴記者:“小麥秸稈肥料化利用成本高、投入大、企業見效慢。要破解這個難題,必須延伸秸稈循環利用產業鏈,增加秸稈堆腐後產品的附加值。去年,我們研發出了利用腐熟秸稈生產有機雙孢菇技術,目前公司已實現有機雙孢菇小批量生產,生產雙孢菇的下腳料再生產有機肥;腐熟的秸稈還可作為基質、土壤修復劑的原材料,實現了秸稈綠色循環利用。”

  今年,在蚌埠市農林委和懷遠縣的支持下,萊姆佳在懷遠縣建了3個秸稈綠色循環利用示范點,採用“企業+經紀人”模式常年進行秸稈處理,2016年計劃綜合利用約10萬畝耕地的秸稈。

  蚌埠市農林委成立了秸稈綜合利用工作領導小組,強力推進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去年,在全面落實中央農機購置補貼的基礎上,全市加大對大馬力拖拉機和秸稈粉碎機、打捆機等配套秸稈還田與離田專業機具疊加補貼力度,主推以全量粉碎還田為主,輔以能源化、飼料化、肥料化、原料化、基料化的“一主五輔”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模式。2015年,全市350萬噸各類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85%以上,其中還田利用達65%以上。

  一二三產業融合生態農業係統讓鄉村更美

  以市場需求為導向,調優、調高、調精農業產業,推進種養結合、農牧結合、一二三產業融合,大力推進生態循環農業建設,是蚌埠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內容。

  位于五河縣的現代牧業蚌埠牧場佔地面積3500畝,存欄奶牛4萬頭,日加工液態奶能力達600噸。現代牧業著眼于未來產業的發展趨勢,在五河縣展開了種養加一體化、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試點。

  據現代牧業副總裁陳紅波介紹,秉持環保理念,蚌埠牧場建設了36.8萬立方米的糞污處理沼氣池設施。通過沼氣發電係統,綜合利用沼液、沼渣,並以沼氣技術為紐帶,將沼氣、養殖和種植技術進行優化組合,形成無污染的可持續發展的生態農業係統。

  牧場周圍一望無際的綠色牧草,讓人們以為置身于塞外風吹草低見牛羊的大草原,這是秋實草業有限公司流轉周邊10萬畝土地種植的紫花苜蓿,草地上間或可見一個個沼液罐。秋實公司副總經理何志祥告訴記者,4年前剛流轉來的土地由于長期過量施肥板結很厲害,保水性也差,幾年來他們持續施用密閉係統處理過的沼液,土壤有機質明顯提升,苜蓿也長得越來越好。

[責任編輯:王亞靜]

資料中心

花開兩岸-別樣野趣

  你吃過這麼鮮嫩多汁的菠蘿嗎?你知道怎麼…

主辦單位: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      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      版權所有